麻花~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!《麻花特开心2》最后一期还是来了,依旧把活人感群像进行到底。
有如此抽象的颁奖典礼进入内娱,你看看这对吗?这是夸还是损呐
腋下管理大使、中看不中用奖、诺贝尔一直讲、诲人不倦人已倦奖……跟随麻花一路走来的观众,听到描述能立刻了然于心,想到他们在《麻花特开心2》贡献的名场面。
最后,大合唱的一首《朋友》,更是温馨地让叨叨笑了又哭。
杀我别用回忆刀,从第一部舞台剧、第一次上春晚,到第一次在喜剧竞演综艺上夺冠、第一部电影就取得不俗的成绩,其中不断有新人加入,他们在麻花团变成最好的搭档,也成为家人般的朋友。
就像麻花团为庆祝马丽麻花20周年时感叹的那样:“有多少团队,可以在一起这么多年”“人生又有几个20年呢?”
这就是我们麻花独特的活人感群像!麻花就是这样一群人:互相茬起来,损的没边儿,但随便一句掏心窝子的话,听的人心软软。
爆笑、治愈、共鸣,《麻花特开心2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,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“电子榨菜”,而是必不可少的「精神碳水」!在收官这期的弹幕里,不少观众说“能不能现在就拍下一季”,“腾哥,我们一定有345678季”,观众都很珍惜这种情绪按摩和情感陪伴。
《麻花特开心》不只是345678季,优酷你给我们麻花拍到80岁吧!《麻花特开心2》能取得认可,除了有“沈马”这对核心好友,优酷综艺设置的创新点是让这部综艺在暑假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在综艺市场疲软的当下,综艺同题竞争激烈陷入同质化怪圈,或是竞技类综艺看的人徒增焦虑,综n代更是养老密码难寻。喜剧+团建的《麻花特开心2》中只见欢乐不见焦虑,用不复杂的游戏让观众沉浸“入戏”,“麻花宇宙”联动影综ip的方式带来新鲜感的综艺观看体验。
优酷综艺也通过《麻花特开心2》完成了一次试炼,解决观众情感刚需的同时,找到了综艺新价值方向。
跟着沈马“朋友圈扩列”
沉浸式爆笑
“熟人局”成了综艺标配,怎么才能玩出新花样呢?
这一季《麻花特开心2》跟着“沈马”的朋友圈扩列,半生不熟的阵容碰撞出不少隐藏属性、梦幻联动。
电影《抓娃娃》的平行世界《抓娃娃之真假儿子》特辑,麻花团撞上时代少年团,跨代际的交流互动,为节目带来很多笑点,7个少年完全成了喜剧老麻花们的玩具。
在真真假假环节时团被麻花团轻松识破,老麻花们还是套路多,打配合的方式给七个娃看得ONE愣ONE愣的。村庄捉迷藏环节,麻花团凭借 “呼吸大法”,成功找到马嘉祺、张真源、严浩翔和贺峻霖。
果然姜还是老的辣!老麻花们也展现了和后辈相处时温情有趣的模样。比如我们的麻花一哥沈腾、麻花queen马丽,简直是爸爸妈妈级别的。叫醒装睡的少年,他们一个是爱开玩笑的爸,一个是温柔美丽的妈。沈腾叫醒娃的方式是轰炸三连击,马丽则是徐徐唠嗑诱导。游戏中,偶尔也会故意给少年们放水,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别摔着。
飞行嘉宾和麻花团,共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爆笑又走心的团建。
综艺感强的范丞丞,激发了麻花团的胜负欲;黄渤的到来,看到精彩的“喜剧对决”;还有真诚小狗龚俊,证明自己没发烧的林一、活泼大胆的“沈精兵”胡先煦、没有美女包袱的章若楠……积极参与各种游戏和任务,毫无违和的融入。核心成员 + 多元嘉宾,既保留麻花原有风格,又带来新鲜化学反应,避免消费情怀、审美疲劳。
什么是综艺中好的化学反应?
当然是自然流露的真实互动更动人,观众能体会到有层次感的快乐。
这种快速融入的亲切感是怎么来的?
首先,《麻花特开心2》在游戏设置上选择了比较轻量感、高参与度的设计,比如猜真假、夸夸关键词寻宝等这样简单推理游戏。不仅是团建的麻花团们,观众也能快速“入戏”,加入到猜测和分析的游戏情境。
设置的游戏基础,玩的人可不基础。
沈腾一句“章若楠你跳舞就像一个受了潮的家具,没有那么硬,又有点软”,瞬间让人笑麻了。不愧是“语(碎)言(嘴)大师”,肢体不协调还能这么形容?
当游戏里耍赖担当的沈腾,碰到同样对游戏环节颇(爱)有(钻)研(空)究(子)的范丞丞,综艺效果拉满。指压板游戏里,他俩的准备工作比游戏本身还有看点,各种能用上的、抢到的道具猛猛往袜子里塞。艾伦和常远都忍不住吐槽,“老寒脚”“脚神经都死了”。沈腾、范丞丞经常带动的全场彻底乱套,让简单的游戏变得充满戏剧性。
对于沈腾来说,范丞丞就像魔丸降世,“逼疯”沈腾手到擒来。简单的剪刀石头布一点不简单,是耍赖之王的较量!
沈腾在这档综艺中碰到魔丸的概率,让叨叨怀疑倒霉熊还没停播。著名的沈腾“骑自行车”追张真源二里地、拖拉机狂飙追击丁程鑫的指定动作丢手绢游戏,也称得上是本季节目的史诗级抗抑郁视频之一。这场游戏里的马丽,都化身”野马“狂飙!
玩游戏的人不基础,就能把基础游戏玩儿出花,喜剧老手们通过语言或者肢体的喜剧表达,戳中大众笑点。
另外一个让《麻花特开心2》有沉浸感的设计是“麻花宇宙”和影视ip的结合。
如果xxx出现在xxx就好了,这样的梦幻联动在《麻花特开心2》你都能看到!麻花家族和嘉宾会进入 12 个熟悉的 IP 世界,与经典角色重逢,加入轻推理元素,解锁平行世界的新剧情。综艺中的场景、服装设计也很有代入感。
《独行月球》特辑麻花家族为了给迷上 “冰激凌王” 的金刚鼠 “刚子” 运输冰激凌,全员化身 “冰激凌护卫小队”,在 42 米高的摇晃钢索上运送手工冰激凌,还要躲避 “陨石雨” 和 “冰山”,科幻场景与游戏任务巧妙结合。
《麻花特开心 2》和ip结合的场景下,不经意间的回忆杀,常常让人兰州拉面的措手不及。无论是谈起春晚幕后的坚持、马丽加入麻花20周年,或者在收官晚会 “麻花不 NG 家族大联欢” 上,冯满和朱博岩在创意小品《礼物》致敬《羞羞的铁拳》《夏洛特烦恼》等电影中的经典情景,都会勾起麻花家族和观众的集体回忆。
当一档综艺可以这样牵动我们的情绪,给我们以丰富的精神供给,和我们真实的情感链接,它既能引发共鸣又能带来治愈爆笑的效果,这档综艺就不是一道下饭小菜,而是带来多种情绪供的,必不可少的精神碳水。
从「电子榨菜」到「精神碳水」
优酷重塑综艺价值
打发时间的综艺,升级为能给到情绪供养的精神主食;ip影综联动破局,双向赋能,正向循环。我们看到的是——优酷综艺正在重塑综艺的价值。
《麻花特开心 2》聚焦治愈、团魂、共鸣的情绪需求,精准匹配大众“精神碳水”的刚需。
不仅是在“麻花团”这群人的情感链接上,观众能从这些人在生活化场景的相处中缓解焦虑,比如白天游戏经营、一起做饭、夜晚合宿等,感受到温暖的笑点,传递治愈感。让观众无需复杂烧脑设定,点开就能笑。
这种仿佛在身边的陪伴感,不仅满足即刻的快乐,而是长期为观众提供情绪出口,在快节奏时代,让综艺成为观众的情绪避风港,笑点与治愈双重输出。整季的节奏编排,注重陪伴感的养成,前期轻松、中期情感链接、后期收官的高情绪浓度的治愈,给了观众极大的归属感。
《麻花特开心2》还开辟了新模式—— 让电影 IP 和综艺 IP 深度联动,这样综艺能做的内容就更多了,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套路。
比如《抓娃娃》特辑里,当马丽和刘耀文同框时, 瞬间点燃弹幕,让大家想起《第二十条》里两人的母子形象。不仅是观众,作为当事人也会重回那个温暖的瞬间,马丽总是下意识地叫刘耀文“儿子”。
王智与沈腾的同框,更是让观众看到了十年后的夏洛与秋雅再度合体,一见面便开启了 “互怼式怀旧”,好像在看《夏洛特烦恼》的另一种结局。
电影和综艺 IP 相互融合,生产出更有意思、更多样的内容生态,还能带动平台内容创作进入良性循环。
不管是内容定位、玩法创新,还是整体战略升级,优酷都重新定义了综艺的价值,也给综艺该往什么方向做提供了新思路。就像节目里说的 “笑成麻花,人生开花”,优酷通过《麻花特开心 2》这档节目试出了门道——用轻松搞笑的方式,给大家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,做观众最贴心的陪伴。
观众每周在期待中《麻花特开心2》度过,“这周就等着嗑伦远了”“看下期预告我都能笑半个小时”。在节目收官之前,观众就“焦虑”起来了,“这周麻花特开心2是不是就结束了,没新饭吃的日子我怎么过!”
对呀,没有「精神碳水」的日子怎么过!请速速录制第三季!
暂无数据